当前钢材市场行情概述
近期钢材价格走势
2023年以来,国内钢材价格经历了多次波动,年初,受春节后复工复产需求回升的影响,钢价小幅上涨,进入二季度后,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、基建投资增速放缓,钢材需求增长乏力,价格出现回落。
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(CISA)数据,2023年6月,国内螺纹钢(HRB400E 20mm)均价约为3800元/吨,较年初下降约5%;热轧卷板(Q235B 4.75mm)均价在4000元/吨左右,同比下跌约8%。
国际钢材市场情况
全球范围内,钢材价格受能源成本、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,欧洲市场由于能源危机导致钢厂生产成本上升,部分企业减产,钢价维持高位,美国市场则因供应链恢复和需求回暖,价格相对稳定,相比之下,亚洲市场(尤其是中国)受内需不足影响,钢价承压。
影响钢材价格的关键因素
原材料成本
铁矿石和焦炭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,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钢企利润和钢材定价。
- 铁矿石:2023年上半年,铁矿石价格先涨后跌,1-3月,受中国钢厂补库需求推动,进口铁矿石(62%品位)价格一度突破130美元/吨,但随着国内需求减弱,6月价格回落至100美元/吨左右。
- 焦炭:受煤炭供应紧张影响,焦炭价格在2023年Q1上涨,但进入Q2后,随着煤炭保供政策推进,价格有所回落。
供需关系
- 供给端:2023年,中国粗钢产量仍处于较高水平,1-5月,全国粗钢产量达4.4亿吨,同比增长1.6%,但受环保限产政策影响,部分钢厂产能受到抑制。
- 需求端:
- 房地产行业:占钢材消费的30%以上,但2023年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,新开工面积减少,导致钢材需求疲软。
- 基建投资: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力度,但受资金到位速度影响,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。
- 制造业:汽车、机械等行业需求相对稳定,但不足以完全抵消房地产下滑的影响。
政策调控
- 环保限产:中国持续推进“双碳”目标,部分钢铁企业面临限产压力,影响市场供应。
- 出口政策:2023年,中国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,导致出口量有所下降,国内供应增加,进一步压低价格。
国际市场影响
- 俄乌冲突:影响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链,推高欧洲钢价。
- 美联储加息: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承压,影响全球钢材贸易格局。
未来钢材价格走势预测
短期(2023年下半年)
- 价格或维持震荡:由于房地产行业尚未明显回暖,钢材需求增长有限,但受成本支撑,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。
- 政策托底效应:若政府出台更多稳增长措施(如加大基建投资),可能提振钢材需求。
中长期(2024-2025年)
- 供需格局调整:随着中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加速,供给端将更加集中,价格波动或趋于稳定。
- 绿色转型影响:电炉钢占比提升,可能改变传统高炉钢的定价逻辑。
对相关行业的建议
- 钢铁企业:优化生产结构,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例,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。
- 贸易商:关注政策动向,合理控制库存,防范价格波动风险。
- 下游用户(建筑、制造业):结合市场行情,灵活调整采购策略,降低原材料成本压力。